提及月嫂,有人想到的是她們帶新生兒專業、收入高;有人想到的是她們辛苦、不容易;也有人想到的是她們很不負責任……那么,她們究竟是什么樣呢?本報將推出“關注月嫂”系列報道,為讀者展現月嫂群體背后的故事。
專業:注意安全最重要
3月21日下午,記者在南寧一家家庭服務公司,采訪了十幾名剛剛參加中級培訓的月嫂和培訓她們的覃瀅穎老師。談到帶一名新生兒最重要的是注意什么時,她們異口同聲地說是“安全”。
月嫂韋小英介紹說,新生兒一般要兩小時喂一次奶,每次喂奶后都要扶著孩子,讓寶寶趴在自己肩上輕拍后背,直到嬰兒打嗝為止,否則嬰兒特容易溢奶。嬰兒一旦溢奶,因為其呼吸系統的功能發育還不完全,很可能將奶水倒吸入氣管,導致發炎。她說:“白天帶嬰兒和產婦一天了,晚上再這么折騰幾次,真吃不消?墒菫榱藡雰旱陌踩,我們又必須這樣做。
用手輕觸嬰兒的嘴巴旁,根據反映判斷是否餓了;汗腺發育不成熟和夏天炎熱,嬰兒出汗了要及時擦和換衣服;嬰兒哭泣時,告訴他們“你等一會,我一會就抱你”,十幾秒或二十幾秒后再抱起來,讓他們知道要等一等……覃瀅穎老師說,帶一個新生兒要注意的還有很多很多。
辛苦:上班一天頂三天
在做了4年月嫂后,現年49歲的青子蓮決定不干了。因為她覺得,“年齡大了,有點吃不消”。
熬夜,是月嫂普遍認為最辛苦的。青子蓮說,晚上每隔兩個小時,月嫂就要起來給嬰兒喂奶一次,接著還要抱著孩子輕拍半個小時,以防寶寶溢奶后嗆奶。有的寶寶晚上睡覺時,非要搖著才入睡。遇上一些作息不規律,“黑白顛倒”的寶寶,她們一個晚上來回折騰六七次,基本上就天亮了。
無奈:感覺愧對自家娃
對于月嫂來說,辛苦是小事,而令他們為難和無奈的,是沒有機會回家哄自己的小孩。
自從兒子兩歲半開始,今年33歲的黃鳳琴就做了月嫂,之后便和兒子聚少離多,一個月只能回家見兒子一次。“總是照顧別的小朋友,都不要我了。”每當聽到兒子這樣的抱怨,黃鳳琴心頭都會襲來一陣酸楚。有時候,黃鳳琴離家久了,她只能騙兒子說“在外地打工”。有時黃鳳琴回到家,兒子即使和玩伴在一起玩,也非要媽媽坐在一旁看著。做月嫂8年的黃鳳琴說,她再做幾年就打算轉行了。
采訪中,一名年輕的月嫂說:“我小孩才一歲七個月,愛人體弱多病,幾乎沒有勞動能力,家里窮,就把兒子丟給70多歲的爺爺奶奶哄了……”話還沒說完,她的眼睛濕潤了。
“以前,我沒有帶孩子的經驗,不知道如何帶好一個小孩。如今,通過培訓,我學到不少教孩子的知識,可是為了生活也沒有機會回家帶孩子。”月嫂張秀芬說,她有兩個孩子,大的7歲,小的兩歲,而0到6歲是小孩養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期,她非常擔心兩個留守孩子形成不良習慣。
快樂:工作被認可最開心
在月嫂眼里,做這份工作也有許多好的地方。
“技能好的月嫂,體貼周到地帶好孩子,與雇主溝通多、關系處理得也好。每個月領工資時,不少雇主會多給一二百元辛苦費,月嫂當然也高興了。”一名月嫂說。聽到這話,在場的十幾名月嫂都“哈哈”地笑了。一月嫂接著道:“我們很多人都會盡力工作好,得到雇主的承認就很開心了,再得到現金獎勵肯定更開心。”
還有就是簽訂勞動合同時,要明確雙方的權力和義務,把月嫂職責范圍的事一項項寫下來加以確認。這樣,雇主不會覺得月嫂“偷懶”,月嫂也不會覺得雇主“老提非分要求”。有的雇主為了圖方便,沒有簽訂合同,結果在月嫂服務過程中出現了糾紛,雙方的權利義務就分不清了。
本文標簽: